行業動態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權威解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指南
發布時間:2020-01-03 文章來源:本站  瀏覽次數:9284
以標準化支撐縣域信息一體化

       4月28日,《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試行)》出臺。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標準與規范》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了科學、權威、量身定制的信息化建設依據。把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水平納入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通盤考慮,明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基層衛生信息化就有了基礎,電子健康檔案就有了信息源,有助于加強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打造“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上下聯、信息通”的縣域信息一體化模式。

助推基層信息化上臺階

     當下,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整體水平較低,發展不平衡。以湖南省為例,該省目前通過多層級、多條線部署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系統多達15個,大都為“煙囪”式應用,系統之間不互通,普遍存在數據重復采集填報、同類指標統計口徑不一致等問題,既造成基層工作人員工作強度大、效率低,也經常出現一數多源,數據之間打架的現象。

       即便是公認的信息化建設明星——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面臨同樣的困擾。全國政協委員、該中心主任吳浩坦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存在工作效率較低、服務質量不高、信息孤島林立等問題。在這種形勢下,《標準與規范》的出臺恰逢其時。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標準與規范》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明確了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系統應用的方向。通過建設符合規范的信息系統,加大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力度,加強信息部門的力量,能夠發揮信息化頂層設計的技術指導作用,統籌安排、統籌管理,最終實現“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互聯互通”的目標。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國家標準為基礎,統一全省基層信息系統數據標準,可以為區域健康醫療信息互聯互通、業務協同減少障礙。同時,基層信息系統基于統一標準規范進行整合,能夠保證統計口徑的高度一致性。

       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要提供的數據涵蓋醫改進展、資源配置、醫療服務、公共衛生管理、綜合績效考核分配等,報表繁多,急需解決由于查詢統計口徑不同造成的業務系統明細數據、統計匯總數據和填報數據不一致的問題。規范化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可以提高統計數據收集的可靠性、及時性,讓基層工作人員從文山會海、迎評迎檢、材料報表中解脫出來,把精力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

扎牢整合型醫療根基

      隨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能力提升和分級診療制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不斷推進,基層對信息系統進行應用整合、統一規范、協同互通和安全監測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皼]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化系統,就沒有全國衛生健康一張大網!敝袊t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所長池慧說。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處處長胡玲說,隨著醫改的深化和互聯網醫療衛生政策的推行,基層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發展,基層衛生信息平臺功能因此不斷擴展!稑藴逝c規范》明確基層信息化建設標準,讓各地對標“填平補齊”,可以有效促進基于信息技術的統一高效的基層衛生服務新體系的建立。另外,其可以賦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業務、數據和互聯互通標準化建設,推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逐步實現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檢驗檢查結果的互通共享,促進全民健康信息共享應用。

       陜西省鎮巴縣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潘祥勇從《標準與規范》看到了即將走進現實的場景:醫療機構信息共享能力明顯增強,醫務人員可以查詢到患者在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的診療信息和健康檔案;公共衛生服務電子化水平更高,紙質建檔、存檔模式將被改變,公共衛生監管機構可通過平臺實現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服務的實時監控,并通過業務數據分析,實時進行指導,極大地節約監管成本和時間。

減負與賦能并肩前行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對于基層工作人員來說,填表、報數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時間,如何減少基層填報負擔、提升數據真實性迫在眉睫。

     池慧舉例,在傳染病報告、嚴重精神障礙管理、計劃免疫服務和婦幼保健服務等方面,基層醫護人員往往需要在這些系統之間來回切換和多次錄入信息!稑藴逝c規范》在平臺服務和信息安全部分強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實現信息系統與相關條線業務管理系統的整合,有利于優化業務流程,減輕基層工作人員工作量。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標準與規范》鼓勵采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便民惠民服務,創新服務模式,順應新時代人民健康服務需要。從功能規劃角度,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有助于滿足4個方面的需要:第一是醫生,可滿足醫生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后,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遠程醫療協作、遠程教學、家醫服務等方面的需要;第二是居民,可通過電腦網頁、手機智能應用等方式為患者提供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服務;第三是管理部門,可滿足其監督管理、數據分析等管理決策方面的需要;第四是區域協同,可滿足三醫聯動、統一支付、居家服務等跨機構的聯動協同需要。

上一篇: 行業互聯網:醫療云正在起步
下一篇: 云南省精神病醫院CIO何小勇:互聯網醫院建設會越來越熱鬧
 
 
關于南軟 新聞中心 南軟產品 聯系南軟
 
版權所有:合肥市南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皖ICP備09018322號-1   電話:  0551-65334538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長江西路拓基金座A1806-1807室
河南、河北、山東 安徽以及其他省份
九色91poPNY国产老熟女_久久国产古代三级毛片视频_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_日本黄色视频免费看_人妻大战黑人白浆狂泄